
n. 白榴石岩
Leucitite(白榴岩)是一种富含白榴石(leucite)的火山岩,属于碱性火成岩的范畴。其矿物组成以白榴石为主要长石类矿物,通常伴随辉石(如单斜辉石)、橄榄石及少量副矿物(如磁铁矿、磷灰石)出现。由于缺乏斜长石,白榴岩常通过高钾含量和硅不饱和特性区别于其他火山岩类。
从地质学角度看,白榴岩的形成与地幔部分熔融过程密切相关,多分布于大陆裂谷或板块内部火山活动带。例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和东非裂谷带的火山岩区均发现典型白榴岩样本,这些发现为研究地幔源区化学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参考: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报告)。
现代岩石学研究显示,白榴岩的成因机制涉及碳酸盐化地幔的熔融作用,其独特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如高La/Yb比值)被用于示踪深部地幔流体的活动(来源:《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期刊)。对白榴岩的深入分析,有助于理解板块构造运动中的岩浆分异过程及地壳-地幔物质循环规律。
Leucitite(白榴岩)是一种火成岩,主要由白榴石(leucite)组成,属于碱性火山岩类。以下是详细解释:
矿物组成
其核心成分是白榴石(K[AlSi₂O₆]),这是一种含钾和铝的硅酸盐矿物,晶体常呈立方二十四面体形态。可能伴生辉石、橄榄石或黑云母等矿物。
化学特征
白榴岩通常富含钾元素,二氧化硅(SiO₂)含量中等(约45-55%),属于基性至中性岩。
地质产状
多形成于板块内部或大陆裂谷带的火山活动中,常见于意大利、德国艾菲尔地区等新生代火山岩区。由于白榴石在低温低压下不稳定,这类岩石通常指示快速冷却的喷出环境。
命名规则
岩石名称后缀“-ite”表示以某矿物为主(此处为白榴石),符合地质学术语惯例。
补充说明:白榴岩与玄武岩有相似性,但钾含量更高,且不含斜长石。其风化后可能形成高岭土等次生矿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