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adene是什么意思,lantaden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马缨丹烯;岩茨烯
专业解析
Lantadene(马缨丹烯)是一类天然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马缨丹属(Lantana)植物中,特别是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这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马缨丹对牲畜(尤其是牛、羊等反刍动物)产生光敏性毒性的主要致毒成分。
其核心特性和作用如下:
-
化学结构与类型:
- Lantadene 并非单一化合物,而是一组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统称。其中最主要的是Lantadene A 和Lantadene B。
- 它们的基本骨架是五环三萜,通常具有羧基和特定的取代基。例如,Lantadene A 的分子式为 C₃₅H₅₄O₅。
- 结构上的细微差异导致它们在毒性和代谢上有所不同。
-
毒性机制(光敏性):
- 当牲畜摄食大量马缨丹后,lantadene 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其主要毒性作用在于损伤肝脏,特别是干扰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淤积)。
- 肝脏损伤导致一种称为叶绿胆紫素(phylloerythrin)的光敏物质(叶绿素在瘤胃中的正常代谢产物)无法通过胆汁有效排出体外。
- 叶绿胆紫素在血液中积累,并随循环到达皮肤。在阳光(特别是紫外线)照射下,叶绿胆紫素被激活,产生自由基,导致皮肤细胞损伤,引发严重的光敏性皮炎。症状包括皮肤发红、肿胀、坏死、结痂,尤其在无毛或浅色皮肤区域(如口鼻、耳朵、乳房)最为严重。
-
其他影响:
- 除了光敏性,lantadene 也可能直接对胃肠道、肝脏细胞和肾脏造成损伤。
- 中毒症状还包括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黄疸(因肝损伤)、虚弱,严重时可致死。
-
存在与意义:
- Lantadene 主要存在于马缨丹的叶片中,是植物的一种化学防御物质,用于抵御食草动物。
- 对畜牧业构成威胁,尤其是在马缨丹作为入侵杂草泛滥的地区。
- 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也使其成为天然产物化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对象。
来源参考:
- 植物毒理学研究普遍确认 lantadene 是马缨丹的主要毒性成分及其光敏性作用机制。具体化学结构和毒理数据可参考权威的植物化学与毒理学数据库或专著,如:
- Sharma, O. P., Makkar, H. P., & Dawra, R. K. (1988). A review of the noxious plant Lantana camara. Toxicon, 26(11), 975–987. (经典综述,详细讨论了lantadene)
- 专业数据库如 PubChem (提供 Lantadene A 等的化学信息,ID 可查)
网络扩展资料
lantadene(中文名:马缨丹烯)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马缨丹属植物中,其名称来源于植物来源。以下是关键信息:
-
化学属性
- CAS号:11111-47-0,分子式未明确标注,但同类化合物lantadene B的分子式为C₃₅H₅₂O₅,属于三萜类化合物。
- 结构特征:可能含有齐墩果烷骨架(oleanane),如lantadene B中的22β位取代基团显示其复杂结构。
-
来源与用途
- 主要从马缨丹(Lantana camara)中分离,这类植物在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 潜在应用:可能涉及医药或工业合成,但现有公开数据中具体用途描述较少。
-
变体区分
- 存在类似物如lantadene B(CAS 467-82-3),其物理性质包括沸点约626.3°C、密度1.12 g/cm³,显示较高稳定性。
如需更详细的生产商或技术参数,可参考化学数据库提供的企业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