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 滞后指标;迟滞指标;拉后指标
Unemployment is a lagging indicator.
失业率是个滞后的指标。
Third, art is a lagging indicator.
原因之三,艺术品具有滞后性。
True,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a lagging indicator.
诚然,失业率是一个滞后指标。
Interest rates are an important lagging indicator.
利率就是一种重要的落后指数。
Investors tend to brush off jobless reports as what they call a lagging indicator.
投资者希望能摆脱失业报告,他们称之为迟缓的指示器。
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是指反映经济活动或市场趋势变化结果的统计指标,其数值通常在经济事件发生后才显现变化。这类指标常用于验证经济周期的阶段或企业运营效果,具有“事后验证”特性。
在经济学领域,失业率是典型的滞后指标。例如2023年美国失业率在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后才达到峰值,印证了经济衰退的滞后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4年报告指出,企业利润率和产能利用率等滞后指标,能帮助决策者确认经济复苏的真实性。
项目管理中,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属于滞后指标。根据项目管理协会(PMI)的行业分析,项目交付三个月后的质量投诉率下降,往往反映前期的流程改进成效。哈佛商学院案例研究显示,将滞后指标(如季度销售额)与先行指标(如客户咨询量)结合分析,能提升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性。
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是经济学和统计学中用于描述在经济周期波动后反映变化的一类指标。其核心特点在于其变动时间晚于整体经济趋势,主要用于确认经济趋势的转变而非预测未来变化。
事后验证性
滞后指标的变化通常出现在经济趋势形成之后,例如失业率在经济衰退结束后仍可能持续上升,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等数据也属于此类。
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
滞后指标与同步指标(反映当前经济状况)、领先指标(预测未来趋势)共同构成经济分析体系。例如,利率和劳动力成本常作为滞后指标,用于验证经济复苏或衰退的持续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经济指标的分类与作用,可参考经济学教材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