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der diagram是什么意思,ladder diagram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计] 梯形图
例句
Adopted ladder diagram and debugging of design programming statements.
采用了梯形图和编程语句对设计进行调试。
Vertical lifting typ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PLC; Control system; Ladder diagram;
垂直升降式; 立体车库; PLC; 控制系统; 梯形图;
Realization idea and algorithm of ladder diagram program checking would be introduced mainly.
主要介绍一下对梯形图程序检查的实现思路和具体的实现算法。
The system adopts module programming and its program is compiled with ladder diagram language.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程序用梯形图语言编写。
It gives the design of site signal, ladder diagram, programming, use method of the system, and so on.
文中讨论了控制原理,作出了现场信号设计、梯形图及编程、系统使用方法等。
专业解析
梯形图(Ladder Diagram,简称LD)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编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其名称源于其外观类似于梯子,由两条垂直的电源轨(通常代表交流或直流电源线)和连接在其间的多个水平“梯级”(Rungs)构成。每个梯级代表一个独立的控制逻辑回路。
核心组成元素与含义:
- 电源轨 (Power Rails): 位于梯形图最左和最右的两条垂直线,象征控制电路的电源(左轨通常代表正极或相线,右轨代表负极或中性线)。电流(逻辑流)在概念上从左电源轨流向右电源轨。
- 梯级 (Rungs): 水平连接在左右电源轨之间的横档,是梯形图的基本逻辑单元。每个梯级包含输入条件(触点)和输出结果(线圈)的组合,代表一条完整的控制逻辑语句(类似于电气原理图中的支路)。
- 触点 (Contacts): 代表输入条件或开关状态,放置在梯级的左侧。
- 常开触点 (Normally Open Contact, NO): 符号为
├ ├
或 ─| ├─
。当对应的输入信号为“真”(如传感器激活、按钮按下)时,触点“闭合”,允许逻辑电流通过。
- 常闭触点 (Normally Closed Contact, NC): 符号为
├ / ├
或 ─|/├─
。当对应的输入信号为“真”时,触点“断开”,阻止逻辑电流通过;信号为“假”时触点“闭合”。
- 触点可以代表物理输入设备(如按钮、限位开关、传感器)的状态,也可以代表内部软元件(如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触点、计数器触点)的状态。
- 线圈 (Coils): 代表输出结果或动作,通常放置在梯级的最右侧。
- 输出线圈 (Output Coil): 符号为
─( )─
。当逻辑电流能够从左流到右通过整个梯级到达该线圈时,线圈被“激励”(通电),其状态变为“真”。这通常对应于控制一个物理输出设备(如电机启动器、指示灯、电磁阀)或设置一个内部软元件(如内部继电器)的状态。
- 还有其他类型的线圈,如置位线圈 (Set Coil, ─(S)─) 和复位线圈 (Reset Coil, ─(R)─),用于锁存功能。
- 指令框/功能块: 除了基本触点和线圈,梯形图还支持更复杂的指令,如定时器 (Timer)、计数器 (Counter)、比较指令、数学运算指令等。这些通常以方框形式表示,放置在梯级中间,有输入和输出参数。
工作原理:
PLC 的 CPU 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扫描执行梯形图中的每一个梯级。对于每个梯级:
- 评估梯级上所有触点的逻辑状态(“真”或“假”)。
- 根据触点之间的串并联关系(串联为“与”逻辑,并联为“或”逻辑)确定逻辑电流是否能从左流到右。
- 如果逻辑电流能流到梯级最右侧的线圈,则该线圈被激励(置为“真”);否则,线圈失电(置为“假”)。
- 线圈的状态更新会立即影响其控制的物理输出或内部状态。
主要应用领域:
梯形图因其直观性(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和易学性,成为 PLC 编程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尤其适用于:
- 顺序控制(如装配线、包装机械)
- 逻辑互锁(如安全门开关与机器启动)
- 电机启停控制
- 简单的过程控制
- 楼宇自动化
权威性参考来源:
-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61131-3: 该标准是工业自动化编程语言的国际规范,明确定义了梯形图(Ladder Diagram)的语法、语义和核心元素,是其作为标准化编程语言的基础。
- 专业自动化教材与手册: 如 John Webb 和 Ronald Reis 所著的《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等权威教材,以及主流 PLC 制造商(如 Siemens, Rockwell Automation/Allen-Bradley, Schneider Electric, Omron)提供的官方编程手册和文档,都详尽阐述了梯形图的原理、设计方法和最佳实践。
- 国际自动化学会 (ISA): ISA 发布的标准、技术报告和培训材料涉及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实践,其中包含对梯形图等图形化编程语言的指导和应用案例。
网络扩展资料
"Ladder diagram"(梯形图)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编程的图形化语言,其名称源于其类似梯子的结构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结构
- 由两条垂直的电源轨线(左右两侧)和多个水平逻辑横档组成,形似梯子
- 每个横档代表一个独立的逻辑控制回路
- 电流从左到右流动模拟真实电路
2. 核心元素
- 触点:代表输入信号(如按钮、传感器)
- 线圈:表示输出设备(如电机、指示灯)
- 功能块:定时器、计数器等特殊指令
3. 工作原理
- 通过布尔逻辑组合触点状态(通/断)
- 当电流路径从左到右完全导通时,线圈被激活
- 支持并联(OR逻辑)和串联(AND逻辑)连接
4. 应用领域
- 工业机械控制(如装配线)
- 楼宇自动化系统
- 交通信号控制
- 过程控制系统(化工、制药)
5. 主要优势
- 直观可视化:延续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表示方式
- 易学易用:电气工程师无需学习复杂编程语言
- 便于调试:故障点可通过图形化界面快速定位
该语言遵循IEC 61131-3国际标准,现代PLC编程软件(如Siemens STEP7、Rockwell RSLogix)均支持梯形图编程。其符号系统已发展为包含数学运算、数据比较等高级功能,但仍保持直观的电路图特性。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