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tochrome是什么意思,lactochrom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乳中的色素
乳黄素
核黄素
专业解析
Lactochrome 是维生素 B2(核黄素,Riboflavin)的一个旧称或别名。这个名称反映了该物质最初被发现时的来源和特性。
以下是关于 Lactochrome 的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与命名来源:
- "Lacto-" 源自拉丁语 "lac",意为“奶”或“乳”。
- "-chrome" 源自希腊语 "chrôma",意为“颜色”。
- 因此,"Lactochrome" 直译为“乳色素”或“乳汁中的色素”。这个名称源于它最初是从乳清(牛奶中的液体部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呈现黄绿色荧光的物质。其发现与牛奶密切相关。
-
化学本质:
- Lactochrome 指的就是核黄素 (Riboflavin),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 它的化学结构基于一个异咯嗪环(isoalloxazine ring)和一个核糖醇(ribitol)侧链。这种结构是其呈现黄色和荧光特性的原因,也是其作为辅酶发挥生物功能的基础。
-
物理与化学特性:
- 颜色与荧光:Lactochrome/核黄素本身呈黄色或黄橙色。它在水溶液中会呈现强烈的黄绿色荧光,尤其是在暴露于紫外光下时。这一特性是其早期发现和鉴定的关键特征。
- 溶解性: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 稳定性:对热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或暴露于光(尤其是紫外光)下容易分解。这也是牛奶暴露在光线下会损失营养价值(“光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生物学功能与重要性:
- Lactochrome/核黄素在体内主要以黄素单核苷酸 (FMN) 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形式是重要的辅酶。
- 作为辅酶,FMN 和 FAD 参与体内众多关键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能量代谢(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 它对于维持皮肤、粘膜的健康(特别是口、眼),以及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
- 缺乏核黄素会导致核黄素缺乏症,症状可能包括口角炎(嘴角开裂)、唇炎(嘴唇发炎)、舌炎(舌头肿胀发紫)、脂溢性皮炎、眼睛畏光、视力模糊、疲劳等。
-
历史背景:
- 1879年,英国化学家 Alexander Wynter Blyth 首次在牛奶乳清中观察到一种黄绿色荧光色素,他将其命名为 "Lactochrome"。
- 随后的研究(主要在20世纪20-30年代)逐渐揭示了这种物质的维生素本质及其广泛存在于其他食物(如肝脏、蛋类、绿叶蔬菜、酵母等)中。
- 1933年,科学家 Paul Gyorgy 成功从蛋清中分离出该因子,并提议命名为 "维生素 B2"。
- 1935年,瑞士化学家 Paul Karrer 首次人工合成了核黄素,并确定了其化学结构。至此,"Lactochrome" 作为最初发现的名称,逐渐被更准确反映其化学结构的 "Riboflavin"(核黄素)所取代,成为标准的科学名称。
总结来说:
Lactochrome 是维生素 B2(核黄素)的旧称,特指最初从牛奶乳清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黄绿色荧光的物质。它在体内转化为 FMN 和 FAD 辅酶,是能量代谢和细胞氧化还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子。虽然“Lactochrome”这个名称现在主要具有历史意义,并被“核黄素”所取代,但它清晰地指向了这种重要维生素的早期发现历程和关键特性。
网络扩展资料
根据权威词典释义,lactochrome 是生物化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 音标:英式发音为 /'læktəkrəʊm/,美式发音为 /'læktəkroʊm/
- 释义:指核黄素(维生素B₂),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参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对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起关键作用。
二、词源解析
- 构词:由"lacto-"(源自拉丁语"lac",意为"乳")和"-chrome"(源自希腊语"chrôma",意为"颜色")组成,因早期发现该物质存在于乳制品中且呈现黄色而得名。
三、同义词与关联词
- 化学名称:维生素B₂(Vitamin B₂)、核黄素(Riboflavin)
- 其他别称:乳黄素(Lactoflavin)
四、功能与存在
- 生理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维持皮肤、黏膜及视力健康。
- 天然来源:牛奶、鸡蛋、动物肝脏及绿叶蔬菜等。
五、注意事项
- 与"Chrome"的差异:尽管词尾相同,但该词与Google浏览器"Chrome"无关,后者名称源于简化用户界面的设计理念。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