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针磷铁矿
Koninckite(科尼克矿)是一种稀有的含铁磷酸盐矿物,其化学组成为Fe³⁺PO₄·3H₂O,属于单斜晶系矿物。该矿物通常以黄褐色、橙黄色或棕色呈现,呈葡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形成于铁矿石的氧化带中,常与针铁矿、褐铁矿等次生矿物共生。
其命名源自19世纪比利时古生物学家暨矿物学家洛朗-纪尧姆·德·科尼克(Laurent-Guillaume de Koninck),以表彰他对古生物学和矿物学的贡献。科尼克矿的晶体结构研究显示,其分子中含三价铁离子与磷酸根结合,并包含三个结晶水分子,这一特性使其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脱水反应。
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矿物数据库,科尼克矿的莫氏硬度为3-3.5,密度为2.4-2.6 g/cm³。该矿物主要发现于欧洲的比利时、法国,以及北美的墨西哥等地的铁矿床氧化带中。在工业应用中,其可作为研究铁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指示矿物,但无显著经济价值。
来源参考:
koninckite 是一个矿物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koninckite 是一种名为“针磷铁矿”的矿物,其英文音标为英式 [ˈkɒnɪnkaɪt],美式 [ˈkɒnɪnkaɪt]。该词主要用于地质学或矿物学领域。
补充说明
建议: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成分、产地或地质意义,建议查阅权威矿物学数据库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