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坎儿井
n.|qanat/karez;坎儿井
"Khanat"(也拼作"khanate")是一个历史政治学术语,指由可汗(khan)统治的领土或政权单位,主要存在于中亚、西亚和东欧的游牧文明中。这一概念起源于突厥-蒙古传统,其核心特征是以部落联盟为基础,通过军事征服和血缘纽带维系统治。
该词源自突厥语"khan",意为"统治者"或"领袖",后缀"-at"表示所属领域。根据《大英百科全书》,khanat特指"13-16世纪蒙古帝国解体后形成的区域性政权",例如金帐汗国(Golden Horde)和察合台汗国(Chagatai Khanate)。
最早的制度化khanat可追溯至突厥汗国(552-744 CE),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达到鼎盛。随着帖木儿帝国崛起,部分khanat转型为定居型国家,如克里米亚汗国持续至1783年才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在当代学术研究中,该术语被用于分析欧亚大陆的帝国治理模式。哈佛大学欧亚研究中心2023年的报告指出,khanat制度对现代中亚国家的部落认同仍存在文化影响。
“khanat”一词的含义需要结合多语言和语境进行解释:
基本定义
“Khanat”是汗国的意思,指由“可汗”(Khan)统治的国家或地区。该词源自突厥语和蒙古语中的“Khan”(君主、首领),常见于中亚、西亚历史中,如蒙古帝国分裂后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等。
语言差异
词源与扩展
“Khan”原为游牧民族首领的称号,后衍生出“Khanate”(汗国)一词,而“Khanat”是其在其他语言中的变体,例如法语、日语中也有类似拼写。
注意点
若需具体使用该词,建议结合历史或政治语境,避免与发音相近的“Khan”(可汗)混淆。此外,不同词典的释义可能存在差异,需参考权威来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网页(海词词典)和(新东方在线词典)的详细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