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核粒;染色粒
karyomere(核粒)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临时结构,指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分离异常或其他因素,单个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被核膜包裹形成的、独立于主细胞核之外的微型核结构。
其核心特征和意义包括:
结构与形成:
功能与意义:
Karyomere是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导致染色体片段被独立包裹形成的微小核结构,是染色体分离错误的结果,并最终常发展为微核。它在基础细胞生物学中是研究染色体行为的重要观察对象,在应用领域(如遗传毒理学、癌症研究)则是评估基因组不稳定性和遗传损伤的关键指标。
Karyomere 是一个生物学专业术语,包含以下两种主要释义:
染色粒(Chromomere)
指染色体在特定阶段(如减数分裂联会期)呈现的颗粒状结构,由染色质局部浓缩形成。这些颗粒在显微镜下可见,通常与基因线性排列相关,是染色体结构分析的重要形态特征。
染色体泡(Chromosome Vesicle)
在细胞分裂(如有丝分裂末期)过程中,单个染色体被核膜包裹形成的暂时性泡状结构。这种现象常见于某些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快速分裂阶段,可能参与核膜重建的调控。
词源解析:由希腊语 "karyon"(核)和 "meros"(部分)组成,字面意为“核的部分”。其双重含义反映了不同研究背景下对核内结构的描述差异。实际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其指代对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