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叶绿泥石
"Japanite"是一个专业矿物学术语,指一种含铜、铅的复杂硫酸盐矿物,化学式为Pb₂Cu₂(SO₄)₂O₂(OH)₂。该矿物最早于20世纪在日本发现,因此名称中带有地理标识"Japon"(法语的"日本")。其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常以纤维状或放射状集合体形式存在,颜色呈现蓝绿色至翠绿色光泽,莫氏硬度为2.5-3。
在地质学领域,japanite被认为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次生矿物,常与蓝铜矿、孔雀石共生。根据剑桥大学矿物学数据库记录,其独特层状结构中的[CuO₄]八面体与[PbO₆]多面体通过硫酸根离子连接,这种特殊构型使其在工业催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的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晶体参数为a=5.42Å,b=19.85Å,c=5.67Å,β=94.3°,空间群P2₁/m。
目前全球仅在日本秋田县小坂矿山、意大利托斯卡纳和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州三个地区发现过该矿物标本。国际矿物学协会(IMA)将其归类为IMA2002-046,完整矿物学数据可参考《欧洲矿物学杂志》第17卷相关论文。
"japanite" 是一个矿物学术语,其核心释义如下:
基本定义 在矿物学中,japanite 指代一种含铜的硅酸盐矿物,中文译名为「叶绿泥石」。该词源自英语,其英式音标为 ['dʒæpənaɪt],美式音标为 ['dʒæpənaɪt]。
补充说明
目前可查证资料中未发现该词存在其他引申含义或跨领域用法。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化学结构或地质分布特征,建议查阅专业矿物学词典或地质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