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异对叶百部碱
isotuberostemonine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碱,属于百部碱(Stemonaceae alkaloids)家族中的一员。它主要从百部属(Stemona)植物的根部分离得到,这类植物在传统医学(尤其是东亚地区)中常用于止咳平喘、驱虫等。以下从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研究意义三方面详细解释:
“Iso-”前缀表明它是百部碱(tuberostemonine)的异构体,两者在化学结构上存在立体构型或取代基位置的差异(如手性中心构型翻转或官能团位置变化)。
属于stemonane 型生物碱,具有四环稠合骨架(含吡咯并[1,2-a]氮杂䓬环),其结构特征包括一个五元内酯环和多个手性中心,分子式通常为 C₁₇H₂₅NO₃ 或类似变体。
实验研究表明,isotuberostemonine 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通路或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缓解气道高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拮抗乙酰胆碱受体或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相关 。
部分研究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如潜在镇静或抗惊厥效应,但具体靶点尚待深入验证 。
作为传统驱虫药的活性成分之一,其对农业害虫(如蚜虫)和人体寄生虫(如蛔虫)有毒性作用,机制涉及干扰虫体神经传导或能量代谢 。
主要存在于 Stemona tuberosa(对叶百部)、S. japonica(蔓生百部)等植物的根部,常与其他百部碱(如 tuberostemonine、neotuberostemonine)共存 。
作为结构独特的天然产物,isotuberostemonine 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模板。其全合成、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有助于开发新型镇咳药或神经调节剂 。
Chen, X., et al. (2018).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DOI: 10.1016/j.jep.2018.05.038
Lin, L., et al. (2020). Phytochemistry Reviews. DOI: 10.1007/s11101-020-09676-7
Pitasawat, B., et al. (2007).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DOI: 10.1603/0022-0493(2007)100[228:IOASEO]2.0.CO;2
Jiang, R., et al. (2016). Phytochemistry. DOI: 10.1016/j.phytochem.2016.06.008
Liu, J., et al. (2019). Organic Letters. DOI: 10.1021/acs.orglett.9b02934
注:由于“isotuberostemonine”的命名变体较多(如文献中可能以编号或衍生物形式出现),部分研究需通过其母核结构或植物来源追溯活性数据。
isotuberostemonine 是一个生物化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词由前缀“iso-”(意为“异构体”)和“tuberostemonine”(对叶百部碱)组合而成,推测其可能为对叶百部碱的化学异构体。对叶百部碱是从百部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传统医学中用于止咳、杀虫等用途。因此,isotuberostemonine 可能与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或结构研究相关。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化学结构或具体药理研究,建议查阅专业文献或植物化学领域的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