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等同潮的
isocotidal(等潮线)是海洋学与地球物理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指连接同一潮汐相位点的连线。这类线通常用于描述某一特定时间点(例如高潮或低潮)在不同地理位置同时发生的现象。该概念在潮汐预测、海岸工程和海洋导航中具有重要应用。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定义,等潮线图可反映区域潮汐波传播的时空特征。例如,半日潮海区中相邻等潮线间隔通常为1小时,通过分析等潮线分布,可推导海底地形对潮波传播的影响机制。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的研究表明,北海等潮线系统的复杂分布与其海底峡谷地貌存在显著关联。
该术语的词源可追溯至希腊语前缀"iso-"(相等)与"cotidal"(等潮的)组合,最早见于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乔治·比德尔·艾里的潮汐动力学研究。现代卫星测高技术(如TOPEX/Poseidon卫星数据)大幅提升了等潮线测绘精度,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全球超过200个港口的水位预报系统。
"isocotidal"是一个海洋学专业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发音与词源
该词读作/ˌaɪsəˈkɒtaɪdəl/,由希腊语前缀"iso-"(意为"相等")与"cotidal"(指"同潮的")组合而成。
核心定义
表示在不同地点具有相同潮汐特性的现象,特指:
应用场景
常见于描述"isocotidal lines"(同潮线),即地图上连接具有相同潮汐特征地点的曲线,用于:
相关概念扩展
在潮汐研究中常与"cotidal lines"(同时发生高潮的连线)、"corange lines"(等潮差线)等术语搭配使用。
由于该术语专业性强,具体使用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更多语言学细节可参考词源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