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旋复花素
inulicin(旋覆花素)是从菊科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化学结构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该物质最早由日本学者在1982年从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根部分离鉴定,其分子式为C20H26O5,具有α-亚甲基-γ-丁内酯特征结构单元。
在药理学研究中,inulicin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多项实验证实,该化合物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到3.8 μM。同时,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作用机制涉及ROS介导的线粒体途径。
该化合物在植物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的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显示,inulicin可作为植物抗毒素响应病原菌入侵,通过激活茉莉酸信号通路增强植物系统性抗性。目前其全合成路线已由美国Scripps研究所开发完成,采用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作为关键步骤,总产率提升至12%。
Inulicin(音标:英 [ɪn'jʊlaɪsɪn],美 [ɪn'jʊlaɪsɪn])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应用于植物化学或中草药领域,其含义如下:
基本定义
Inulicin 的中文译名为旋覆花次内酯,是从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属)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内酯类成分。这类化合物常见于药用植物,可能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
相关背景
注意区分
需与拼写相近的insulin(胰岛素)严格区分,后者是调节血糖的蛋白质激素。若涉及医学场景,需根据上下文确认术语准确性。
如需更详细的化学结构或药理研究数据,建议查阅专业文献或权威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