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眼眶下的
Objective:To study th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orbital floor and infraorbital rim.
目的:探讨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手术进路。
Results 85 7% of mice carrying tumor presented neural invasion within infraorbital groove.
结果85 7%的荷瘤裸鼠发生眶下管内神经侵袭。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recovery of infraorbital nerve injury after middle facial fracture.
目的:观察面中骨折后眶下神经损伤的恢复状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fraorbital recess in operation of ethmoidal sinus.
目的探讨眶下隐窝在筛窦手术中的意义。
The nasolabial skin flaps pedicled with the infraorbital artery were used to repair the nasal tissue defects.
目的:探讨眶下动脉为蒂形成的鼻唇沟皮瓣在鼻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infraorbital(眶下的)是解剖学领域的重要术语,由拉丁词根"infra-"(下方)和"orbital"(眼眶的)组合而成,字面意为"位于眼眶下方的"。该词主要用于描述以下三个层面的解剖结构:
解剖位置
指人体颅面部的特定区域,具体位于眼眶下缘与上颌骨之间的凹陷处。根据《格氏解剖学》第42版描述,此区域包含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是颅骨的重要解剖标志。
神经血管结构
特指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该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终末分支,负责支配下眼睑、鼻外侧和上唇区域的感觉。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解剖学术语数据库MeSH将其归类为A08.800.800.120.760.500。
临床关联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CT扫描常以此区域作为定位标志。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3年发表的颌面外科研究,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直接影响上颌前牙区手术效果。
该术语的规范使用可参考世界解剖学术语(Terminologia Anatomica)第2版标准命名系统。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的临床指南中多次强调准确识别眶下结构对避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
“Infraorbital”是一个解剖学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与眼眶(即眼窝)下方区域相关的位置或结构。以下是详细解释:
“Infraorbital”是医学和解剖学中的精准定位词,常用于描述眼眶下方的神经、血管或骨骼结构。其发音和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与“intraorbital”等类似术语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