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dɪəʊ,plæzəm/ 美:/''ɪdɪə,plæzm/
n. [胚][遗] 种质;异胞质
The high protein strong muscle resources use in the selective breeding of the bread, the low protein weak muscle idioplasm resources use in the cakes and pastries selective breeding.
高蛋白的资源用于面包用品种的选育,低蛋白的种质资源用于糕点用品种的选育。
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practicability of ion beam implantation technique in creating new polyploidy idioplasm, which could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searching the material with apomixis.
本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离子注入技术在创造多倍体水稻新种质申的实用性,这将为水稻无融合生殖种质材料的寻找提供一条新途径。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 vitro conservation method of a color calla idioplasm resource, pertaining to the vegetable idioplasm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tissue cultivation technical field.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马蹄莲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属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ild resources of Ganodermataceae, and evaluation on new resource of medicinal cultivated idioplasm, are also expatiated on this paper.
同时,文中还阐述了开展野生灵芝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药用灵芝新种质评估研究的重要意义。
n.|germplasm;[胚][遗]种质;异胞质
idioplasm(种质)是遗传学中的一个历史性术语,指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特定物质。该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奥古斯特·魏斯曼在19世纪末提出,用于描述生殖细胞中负责遗传特征传递的实体成分。词源上,该词由希腊语“idios”(意为“独特的”)和“plasma”(意为“形成物质”)组成,强调其作为遗传物质核心载体的特性。
在魏斯曼的种质理论中,idioplasm与体细胞质(somatoplasm)相对,被认为是唯一能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基础。这一理论为早期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框架,并影响了后续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建立。现代分子生物学已证实,遗传信息主要由DNA分子承载,因此idioplasm一词逐渐被更精确的术语取代,但在遗传学史文献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权威参考文献:
Idioplasm(种质/异胞质)是生物学中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Idioplasm指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特殊物质,属于19世纪遗传学理论中的概念。该词源自希腊语"idios"(独特的)和"plasma"(形成的物质)。
种质学说
根据记载,该术语常出现在魏斯曼(August Weismann)或内格利(Carl Nägeli)的遗传学说中,认为种质是控制遗传的核心载体,与负责营养功能的"trophoplasm"(营养质)相区别。
实际案例
如所示,在中国高粱的遗传研究中,恢复系(r-line)的种质主要表现为"kaoliang"(高粱)类型。
当前更常使用germ plasm(种质)或genetic material(遗传物质)等术语替代。该词现主要见于经典遗传学文献,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已较少使用。
需注意与以下概念区分:
建议查阅《遗传学词典》或NCBI数据库获取最新术语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