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鱼石脂蛋白
Ichthalbin(鱼白蛋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化合物,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药学文献中。其名称源自希腊语“ichthys”(鱼)和“albumen”(蛋白),表明其与鱼类来源物质的关联性。
详细解释:
化学本质与来源
Ichthalbin是鱼石脂(Ichthammol)的铵盐形式或相关衍生物。它由鱼油或沥青页岩油经磺化、氨化等工艺制成,最终形成一种含硫、氮的有机化合物。其外观通常为红棕色至黑色粘稠液体或膏状物,带有特殊焦油气味。
药理作用与历史用途
传统上,Ichthalbin被认为具有:
因此,它曾被广泛用于配制治疗皮肤病的软膏、糊剂或洗剂,如慢性湿疹、牛皮癣(银屑病)、疖肿、痤疮、溃疡等。
与现代药物的关系
鱼石脂(Ichthammol)是Ichthalbin的主要活性成分或密切相关物,至今仍在一些外用皮肤制剂(如鱼石脂软膏)中使用,发挥其抗炎、消肿、促进化脓的作用。Ichthalbin可视为鱼石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形式或前体。
现状与替代
随着现代药理学发展和更高效、更纯净药物的出现,Ichthalbin作为一个特定名称已较少使用于当代临床实践和药品目录中。其核心活性成分鱼石脂仍保留在部分国家药典中,但应用范围也相对缩小。
参考资料来源:
根据现有资料,“ichthalbin”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含义和相关信息如下:
基本释义
该词在爱词霸词典中被译为“鱼石脂蛋白”,音标为英式 [ɪk'θælbɪn] 和美式 [ɪk'θælbɪn]。从构词法分析,可能由“ichth-”(希腊语词根,意为“鱼”)和“alb-”(白蛋白相关词根)组合而成,推测与鱼类提取的蛋白质或脂类物质有关。
补充说明
由于当前可参考的权威资料有限,该词可能属于以下领域中的专业词汇:
建议通过专业学术数据库或行业词典进一步验证其具体应用场景及化学结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