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化学医学派
Iatrochemia(或拼写为Iatrochemistry)是16至17世纪欧洲医学与化学交叉领域的重要学派,其名称源于希腊语“iatros”(医生)和“chemia”(化学),字面含义为“医学化学”。该学派主张利用化学方法制备药物,并认为人体生理过程本质上是化学反应。其核心理念受到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的影响,强调矿物和金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例如使用汞、硫磺等物质替代传统草药疗法。
在理论体系方面,iatrochemia学者提出“三要素学说”,认为人体健康依赖于硫(代表可燃性)、汞(代表流动性)和盐(代表固态性)三种基本物质的平衡。这种思想推动了药剂学发展,并为现代药理学奠定实验基础。比利时化学家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Jan Baptista van Helmont)通过量化实验,进一步完善了该学派的方法论。
该术语现多用于科学史研究,相关权威文献可参考:
“iatrochemia”是一个历史性的医学术语,其含义和背景可概括如下:
1. 词源与发音
该词由希腊语词根组成:
2. 核心释义
意为“化学医学派”,指16-17世纪欧洲的一个医学流派,主张通过化学方法(如矿物药物、炼金术)治疗疾病,代表人物包括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这一学派试图将传统医学与新兴化学理论结合,强调实验和物质分析。
3. 历史背景
化学医学派反对当时主流的体液学说,认为疾病源于体内化学失衡,需通过矿物药剂(如汞、硫磺)调节。其理论为现代药理学和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但也因部分疗法毒性较强引发争议。
4. 现代关联
如今该术语主要用于医学史研究,现代医学中已不再使用相关实践,但其对实验科学的推动作用仍被认可。例如,帕拉塞尔苏斯提出的“剂量决定毒性”理念至今影响毒理学。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医学史专著或学术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