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精神兴奋过度
hyperphrenia(精神活动亢进)是一个源自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个体精神活动异常增强的状态。该词由希腊语前缀“hyper-”(意为“过度”)和“phrenia”(意为“心智”或“思维”)组合而成,字面含义为“思维过度活跃”。
思维奔逸(Flight of Ideas)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异常加快,言语急促且话题跳跃性强,常伴随意念飘忽、注意力分散。例如,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谈论天气突然跳转到哲学问题,且语句间缺乏逻辑连贯性 。
情感高涨(Elevated Mood)
常表现为情绪亢奋、易激惹或过度乐观,可能伴有自我评价过高、睡眠需求减少等特征。这种状态与躁狂发作(mania)有重叠,但“hyperphrenia”更侧重认知过程的加速而非情感障碍本身 。
行为冲动性增加
患者可能因思维过快而出现草率决策、过度参与高风险活动(如无节制消费或冲动投资),缺乏对后果的理性评估 。
hyperphrenia 被视为躁狂症状的一个亚型或组成部分,但并非独立诊断类别。它更强调思维过程的病理特征,而躁狂症涵盖情感、行为及生理等多维度症状(如DSM-5对躁狂发作的定义)。
主要与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阳性症状,或某些器质性脑病(如额叶损伤)相关 。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将思维奔逸列为躁狂/轻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之一(Criteria A.3)。
来源: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PA DSM-5官网(需订阅访问完整内容)
《坎贝尔精神病学教科书》(Campbell’s Psychiatric Dictionary)
定义 hyperphrenia 为“精神活动病理性加速”,并指出其与思维压力(pressure of thought)的关联性。
来源:Campbell, R. J. (2009). Campbell's Psychiatric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神经生物学研究
部分研究表明,前额叶皮质-边缘系统神经回路功能异常可能与思维加速及情感调节障碍相关(Strakowski et al., 2012)。
来源:Strakowski, S. M., et al. (2012).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 bipolar disorder. CNS Spectrums, 17(3), 132-144.
注:因该术语在临床诊断中较少独立使用,建议结合具体疾病背景(如双相障碍)进一步查阅权威文献。以上引用来源为经典学术著作及研究论文,链接仅提供官方出版物入口,部分内容需通过学术数据库获取。
根据目前可查的信息,"hyperphrenia" 是一个由希腊词根构成的医学术语,其核心含义为:
词源解析
定义解释 该词指代一种精神状态异常,表现为:
使用现状 该术语在当代医学中已极少使用,更常见的表述为:
由于该词未被收录于主流医学词典(如DSM-5、ICD-11),建议在专业场景中使用更规范的临床术语。如需深入研究,可查阅早期精神病学文献或专业词源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