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高钠血症;血钠过多
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异常升高的病理状态,通常定义为血清钠浓度超过145 mmol/L。该病症主要由体内水分相对不足或钠摄入过量引起,常见于脱水、利尿剂使用不当、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浓缩功能障碍等场景。
病理机制
钠离子作为人体主要的细胞外液电解质,其浓度受抗利尿激素(ADH)和口渴机制精密调控。当水分丢失超过钠丢失(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或钠摄入异常增加(如高渗盐水输注过量)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发细胞内水分外流,导致细胞脱水。
临床表现
轻度高钠血症(血清钠<160 mmol/L)可能仅表现为口渴、乏力;重度(>160 mmol/L)则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肌肉抽搐、癫痫发作甚至昏迷。老年患者因口渴感知减弱,更易发展为慢性高钠血症。
诊断与治疗
确诊需通过血清电解质检测,并评估尿渗透压及容量状态。治疗原则包括缓慢纠正钠浓度(24小时内降低不超过10 mmol/L),静脉输注低渗溶液或口服补水。急性病例需紧急处理,慢性患者则需逐步调整以避免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参考来源: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MedlinePlus)、默克诊疗手册(Merck Manuals)、UpToDate临床数据库。
“hypernatronemia”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正确的医学术语应为hypernatremia(高钠血症),其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
hypernatremia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异常升高的病理状态,血清钠浓度通常超过145 mmol/L。该术语由希腊词根组成:hyper-(过度)、natr-(钠)、-emia(血液状态)。
中文对应词
根据临床场景不同,可译为高血钠症、高钠血症或高钠血,其中“高钠血症”为最常用译法。
相关概念
建议注意术语拼写准确性,若需了解该病症的成因、治疗等内容,可说明具体需求以便提供更专业的医学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