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roferrocyanate是什么意思,hydroferrocyanat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氢亚铁氰酸盐
专业解析
Hydroferrocyanate 是一个历史性的化学术语,指代亚铁氰酸(Ferrocyanic acid)的特定形式或其酸式盐。在现代化学命名体系中,它已较少使用,更常见的名称是亚铁氰酸或亚铁氰化物的酸式盐。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化学本质与结构
- 核心成分: Hydroferrocyanate 指的是含有亚铁氰酸根离子([Fe(CN)₆]⁴⁻)并带有额外氢离子(H⁺)的化合物。其化学式通常表示为H₄Fe(CN)₆,即亚铁氰酸本身。
- 结构特征: 中心是一个二价铁离子(Fe²⁺),周围以八面体几何构型配位着六个氰根离子(CN⁻)。额外的氢离子(H⁺)与氰基上的氮原子或作为游离离子存在,形成酸或酸式盐。
- 命名演变: "Hydroferrocyanate" 中的 "hydro-" 前缀强调了其酸性或含氢特性。现代命名法更倾向于使用 "ferrocyanic acid"(亚铁氰酸)或具体指明其盐的形式(如 potassium hydrogen ferrocyanide)。
2. 性质
- 物理状态: 亚铁氰酸本身不稳定,通常以黄色晶体形式存在的盐类(如酸式盐)被描述或使用。
- 溶解性: 其碱金属盐(如钠盐、钾盐)通常易溶于水。
- 化学稳定性: 游离的亚铁氰酸在常温下不稳定,容易分解。其盐类相对稳定,但在强酸条件下会分解,释放出剧毒的氢氰酸(HCN)气体:
$$
ce{H4Fe(CN)6 + 2H+ -> Fe^{2+} + 6HCN}
$$
- 与铁离子反应: 与三价铁离子(Fe³⁺)反应生成特征性的深蓝色沉淀——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这是其重要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应用的基础。
3. 应用与意义
- 前体物质: Hydroferrocyanate(或其代表的亚铁氰酸/酸式盐)是制备稳定亚铁氰化物(如亚铁氰化钾 K₄[Fe(CN)₆],俗称黄血盐)的重要中间体或相关化合物。
- 颜料制造: 亚铁氰化物是合成普鲁士蓝等铁蓝颜料的关键原料。
- 化学试剂: 在实验室中,其盐类(尤其是酸式盐)曾用于特定反应或作为标准物。
- 其他历史应用: 过去可能用于金属除锈、钝化等工艺(需注意其分解产生HCN的危险性)。
4. 现代语境与替代名称
在现代化学中,“hydroferrocyanate”一词已基本被更系统、明确的命名所取代:
- H₄Fe(CN)₆: 称为亚铁氰酸 (Ferrocyanic acid)。
- 盐类 (如 K₂H₂Fe(CN)₆): 称为酸式亚铁氰化钾 (Potassium hydrogen hexacyanoferrate(II)) 或类似名称,遵循配位化合物命名规则,强调铁为+2价(ferrate(II))。
参考资料:
- 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权威的化学命名标准机构,其金皮书定义了配位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取代了如 "hydroferrocyanate" 等旧名。 (来源: IUPAC Gold Book - Ferrocyanides)
- 《无机化学命名法》:详细阐述了含氰配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历史演变。
- 《Merck Index》:综合性化学物质百科全书,收录了重要化学品(包括亚铁氰化物)的性质、别名和安全信息。 (来源: Merck Index - Ferrocyanide)
- 大学化学教材 (如《无机化学》):通常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章节介绍氰根配合物(如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会提及其对应的酸。
网络扩展资料
Hydroferrocyanate 是一个化学专业术语,主要含义如下:
1.基本定义与化学构成
该词由前缀「hydro-」(表示氢)和「ferrocyanate」(亚铁氰酸盐)组合而成,指含有氢的亚铁氰酸盐类化合物。其化学式通常为$H_2Fe(CN)_6$,对应亚铁氰酸(H₄Fe(CN)₆)的部分中和产物。
2.命名与用途
- 命名逻辑:名称中的「ferro」表明铁为+2价(Fe²⁺),「cyanate」指氰酸根(CN⁻)的络合结构。
- 实际应用:这类化合物常用于实验室合成或工业领域,例如作为某些催化剂的中间体。
3.区别近义词
需注意与hydroferricyanate(氢高铁氰酸盐,含Fe³⁺)的差异,两者铁元素的氧化态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与用途有别。
提示
如需更详细的化学性质或合成方法,建议参考权威化学手册(如《无机化学命名法》)或专业数据库(如PubChem)。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