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酸铁矿
Humboldtite是一种以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命名的稀有矿物,属于磷酸盐矿物类别。其化学成分为KFe³⁺(PO₄)(OH)·2H₂O,晶体结构通常呈柱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多为黄褐色至深棕色,莫氏硬度约为3.5-4。该矿物主要发现于花岗岩或伟晶岩的次生蚀变带中,与赤铁矿、石英等矿物共生。
在矿物学研究中,Humboldtite的命名体现了对洪堡在地质学和自然探索领域贡献的纪念。据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矿物学数据库记载,其首次发现记录可追溯至19世纪末的萨克森地区矿山。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将其归类为次生磷酸盐矿物,成因与含铁磷酸盐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的结晶作用相关。
目前全球已知的Humboldtite产地较少,除德国外,仅有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有微量样本记录。由于其稀有性,该矿物主要具有科研价值和收藏价值,未发现工业应用场景。
"humboldtite" 的释义可分为三个维度解释:
词源学角度
该词源自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姓氏,常见于以他命名的生物或学术术语中。例如洪堡企鹅的学名"Spheniscus humboldti"即源于此。
法语词典释义
在法汉词典中,"humboldtite"属于专业术语,可能指代与地质学或工业相关的单线类设备(如单线砂轮、单线铁路等),但具体中文对应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工程仪器领域
美国HUMBOLDT公司生产的土壤检测仪器(如无核密实度仪)虽未直接关联该词,但体现了"Humboldt"作为品牌名称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需注意:目前权威词典未收录其准确定义,可能属于生僻词或专业术语。若需精确释义,建议查阅地质矿物学词典或法语专业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