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hɪpstər/ 美:/'ˈhɪpstər/
复数:hipsters
n. 世面灵通的人;赶时髦的人;颓废派成员(等于beatnik)
adj. 低及臀部的
Many young hipsters actually don't know what fashion really is.
很多赶时髦的年轻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的时尚。
Just arriving here, you need a hipster to guide you.
刚刚抵达这里,你需要一个世面灵通的人指引你。
Her white hipsters did not accentuate her figure.
她的白色低腰裤没有凸显她的身材。
You Are: The Tasteless hipster.
你是:无品味的赶时髦者。
So... this is a hipster party?
厄……这是个爵士乐聚会?
Why does everybody have to be a hipster?
为什么大家都要和城里人一样?
An Irish hipster!
一个爱尔兰的爵士迷!
And dhe's definitely more hipster than you.
而且他绝对比你时尚得多。
n.|fashionmonger/swinger;世面灵通的人;赶时髦的人;颓废派成员(等于beatnik)
“hipster”(嬉普士)是当代英语中描述亚文化群体的词汇,指追求非主流生活方式、注重独立审美与反主流价值观的人群。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四方面:
文化溯源与历史演变
“hipster”一词最早可追溯至1940年代美国爵士乐文化中的“hepcat”,指热衷波普艺术与地下音乐的群体。1990年代该词复兴,用于描述布鲁克林区兴起的复古时尚爱好者,其标志性穿着如窄框眼镜、工装裤等均体现对工业化消费主义的抵抗(《牛津英语词典》,2023版)。
核心价值体系
该群体主张“有意识地脱离大众品味”,通过支持独立音乐厂牌、小众咖啡烘焙坊等行为建立文化身份。美国社会学家Elizabeth Currid-Halkett在《小众经济》中指出,这种选择本质是构建新型文化资本的方式(哈佛大学出版社,2017)。
当代行为特征
2020年Urban Dictionary词条显示,现代hipster典型行为包括:使用黑胶唱片机、参与农夫市集、热衷手工精酿啤酒。这些行为被解读为对快餐式消费文化的回应(剑桥大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室调研报告,2021)。
社会评价争议
《纽约时报》文化专栏曾批评部分hipster存在“表演性反叛”,即表面抵制商业主义却助推了复古商品的资本化(2022年8月刊)。但英国《卫报》同时指出,该群体确实推动了可持续生活理念的传播(2023年地球日专题)。
“Hipster”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其定义随时代演变而扩展。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演变或文化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