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heptɑːkɪ/ 美:/''heptɑrki/
复数 heptarchies
n. 七王国;七头统治;七国连盟
These seven principal kingdoms of Kent, Essex, Sussex, Wessex, East Anglia, Mercia and Northumbria have been given the name of Heptarchy.
这七个主要王国(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东盎格利亚、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合称为七王国。
heptarchy(七国时代)是英格兰早期中世纪历史中的一个术语,指公元5世纪至9世纪期间由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组成的政治格局。该词源于希腊语“hepta”(七)和“arche”(统治),字面含义为“七王统治”。这一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多个王国并存且相互竞争,最终通过战争与联姻逐渐统一为英格兰王国。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七国时代的形成始于盎格鲁-撒克逊人迁徙至不列颠群岛后建立的部落政权,其鼎盛时期为7-8世纪。主要王国包括:
《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研究》指出,现代史学界对“七国”具体所指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王国数量在不同时期可能超过七个,且势力范围随战争动态变化。例如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埃塞克斯(Essex)、肯特(Kent)和苏塞克斯(Sussex)等王国在不同阶段被纳入体系。
据《英国国家档案馆》文献记载,9世纪维京人入侵加速了各王国联合进程。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领导的威塞克斯王国最终在10世纪完成政治统一,为现代英格兰国家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形成的郡制和法律体系对英国后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heptarchy是一个历史学术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中世纪英格兰的政治格局。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该词特指盎格鲁-撒克逊时期(5-9世纪)英格兰的七个主要王国,包括肯特(Kent)、萨塞克斯(Sussex)、韦塞克斯(Wessex)、埃塞克斯(Essex)、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和麦西亚(Mercia)。这些王国通过战争、联盟和联姻争夺霸权,最终在9世纪由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初步统一。
该词在现代英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如需更完整的历史地图和时间线,可参考的************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