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肝搏动描记波
Hepatogram(肝象图)是医学术语,由希腊词根"hepato-"(肝脏)和"-gram"(记录)组成,特指通过影像学技术记录的肝脏结构或功能图像。根据《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定义,该术语包含以下医学内涵:
临床应用范畴 包含肝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扫描(如肝胆显像)以及CT/MRI三维重建图像,用于检测肝硬化、肿瘤或胆道梗阻等病变。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肝胆研究中心指出,现代肝胆显像技术分辨率可达亚毫米级。
功能评估维度 《Radiology》期刊研究显示,动态对比增强肝象图能定量分析肝血流灌注参数,辅助评估药物性肝损伤程度,参数包含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和门静脉灌注量(PVP)两个关键指标: $$ text{HPI} = frac{text{肝动脉血流量}}{text{总肝血流量}} times 100% $$
影像判读标准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临床指南强调,正常肝象图应呈现均匀回声纹理,肝静脉分支夹角不超过45度,左叶厚度≤6cm(经肋间切面测量)。
该术语常与splenogram(脾象图)形成腹部影像联合诊断体系,最新技术发展详见《British Medical Journal》关于人工智能辅助肝象图分析的系统综述。
“hepatogram”是一个医学术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肝搏动描记波
指通过仪器记录的肝脏搏动波形,用于分析肝脏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这类检查可能涉及血流动力学评估或肝脏功能的监测。
肝X线照片
指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如血管造影或平片)拍摄的肝脏影像,用于诊断肝脏结构异常(如肿瘤、囊肿等)。
如果需要更专业的医学定义或临床案例,可参考来源中的词典页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