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hemɪ'mɔːfɪk/
异极的
在矿物学领域中,"hemimorphic"(半形性)指晶体两端具有不同形态结构的特殊现象。该术语源自希腊语"hemi"(半)和"morphē"(形态),由德国矿物学家阿洛伊斯·冯·维尔斯巴赫于19世纪首次系统描述。
典型的半形性晶体表现为轴向两端发育不对称:一端可能呈现锥状或金字塔形晶面,另一端则为平坦或棱柱状结构。这种现象常见于硅酸盐矿物,例如异极矿(hemimorphite),其晶体上端为锥状下端为柱状,这种结构差异源于晶体生长过程中不同方向的原子排列密度差异。
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晶体形态分类标准,半形性被归类为极性对称的亚类,区别于完全对称的同形性晶体。现代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这种形态差异与晶体内部极性轴方向上的化学键强度变化直接相关。在宝石鉴定领域,半形性特征可作为鉴别异极矿与相似矿物的重要依据。
主要参考资料:
关于单词hemimorphic 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词义
Hemimorphic 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异极的”,用于描述物体两端具有不同形态或性质的现象。该词由前缀 hemi-(意为“半”)和 morphic(形态)组成,字面含义可理解为“半异形态”。
发音
专业领域应用
相关术语
注意点
需与拼写相近的hemimetamorphic(半变态的,指昆虫不完全变态发育)区分,两者词根和含义均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专业术语或应用场景,可参考晶体学或矿物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