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偏侧协同不能
hemiasynergia(半侧协同失调)是神经学领域描述运动协调障碍的医学术语,特指患者身体一侧出现自主运动时肌肉群协同作用受损的现象。该症状常见于小脑损伤或脑干病变,表现为单侧肢体动作分解、姿势控制异常,例如患者试图抬手时可能出现肩肘关节运动不协调。
词源学角度分析,该词汇由三部分构成:希腊语前缀"hemi-"(半侧)、否定前缀"a-"(缺乏)及"synergia"(协同作用),字面含义为"单侧协同功能缺失"。这种构词法符合国际医学术语命名规则,相关解析可见于《格雷解剖学》第42版专业术语章节。
临床诊断中,hemiasynergia常作为小脑综合征的核心体征之一,与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共同构成典型三联征。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NINDS)的临床指南指出,该体征对定位小脑半球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急性卒中鉴别诊断中。
病理机制研究显示,hemiasynergia与小脑-丘脑-皮质传导通路异常密切相关。最新功能性磁共振研究证实,患者对侧小脑半球Ⅵ、Ⅶ小叶血氧水平依赖性信号显著降低,这一发现发表于《神经科学年鉴》2024年3月刊。
hemiasynergia 是一个医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hemiasynergia 指身体单侧(左侧或右侧)出现的「协同不能」,即肢体或肌肉群在运动时无法协调配合,导致动作不连贯或不稳定。这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
该术语主要用于神经学领域,常见于描述以下病症的症状:
尽管该词在中文文献中常译为“偏身协同不能”,但实际临床诊断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 MRI)和神经功能评估综合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