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硬体,硬化体;细马氏体
n.|sclerotium;硬体,硬化体;细马氏体
Hardenite(硬化体)是冶金学中用于描述钢在特定热处理条件下形成的亚稳态显微组织的历史术语,现已被更精确的术语取代。其核心概念与高碳马氏体(High-Carbon Martensite) 直接相关,指钢在快速冷却(淬火)过程中形成的过饱和碳固溶体组织。以下是详细解释:
Hardenite指钢从奥氏体状态急速冷却(淬火)时,因碳原子无法扩散析出而形成的过饱和体心四方(BCT)结构。其特点是:
现代术语对应:当前标准术语为板条马氏体(Lath Martensite) 或高碳马氏体(碳含量>0.6%时),"Hardenite"已较少在学术文献中使用。
快速冷却抑制扩散
当钢从奥氏体温度(如1000°C)骤冷至室温,碳原子来不及扩散形成渗碳体(Fe₃C),被迫滞留于α-Fe晶格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
反应式:
$$gammatext{-Fe(C)} xrightarrow{text{淬火}} alpha'text{-Fe(C)}_{text{过饱和}}$$
(γ为奥氏体,α'为马氏体)。
晶格畸变与硬度关联
碳原子占据α-Fe晶格间隙位置,使体心立方(BCC)结构扭曲为体心四方(BCT),晶格常数比c/a>1。畸变程度随碳含量增加而加剧,直接提升硬度。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或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格类型(BCT)确认。
Hardenite(马氏体)是淬火硬化工艺的核心目标组织,应用于:
《ASM Handbook, Vol.4: Heat Treating》详细定义马氏体形成机制(原Hardenite概念)来源。
课程材料《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Steels》解析马氏体晶体结构来源。
《Metallurgy for Engineers》课程说明淬火组织性能来源。
hardenite 是金属材料学中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核心定义
hardenite 指金属淬火过程中形成的细马氏体结构,属于硬化组织的一种。这种微观结构具有高硬度和脆性特征,常见于钢的热处理过程。部分文献也将其泛称为硬化体或硬体。
应用场景
在激光硬化等工艺中,hardenite 的形成与快速冷却相关。例如通过激光表面处理,可在材料表层形成约0.7mm厚的细马氏体层,显著提升材料耐磨性。
相关术语
权威性说明:该词主要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翻译时需注意语境。中文存在"哈顿体"等音译表达,但更推荐使用"细马氏体"这类直译表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