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氯丙炔碘
Haloprogin是一种合成抗真菌药物,化学名称为3-碘-2-丙炔基-2,4,5-三氯苯基醚,分子式为C9H4Cl3IO,分子量为361.39 g/mol。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从而抑制真菌生长。
作为局部外用药物,haloprogin曾用于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包括足癣(俗称脚气)、股癣和体癣。其抗菌谱覆盖常见致病真菌如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药物数据库记载,该药物需每日涂抹患处2次,持续2-3周以达到治疗效果。
在药物发展史上,haloprogin于1960年代由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研发,1970年代获得FDA批准上市。但随着新型唑类抗真菌药(如克霉唑、咪康唑)的出现,因其疗效更优且刺激性更低,haloprogin逐渐退出主流市场。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已不再收录该药物。
临床使用需注意可能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包括灼热感、红斑或脱皮。根据《马丁代尔药物大典》记载,妊娠期妇女及对碘过敏者禁用此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方面,与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可能降低抗真菌效果。
haloprogin 是一个医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haloprogin 是一种合成的局部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其英文发音为 [həlɒp'rɒdʒɪn],中文译名为卤丙炔氧苯 或卤普罗近。
haloprogin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功能发挥抗真菌作用,常用于治疗皮肤癣菌感染(如足癣、股癣)和念珠菌感染。
该词属于专业医药词汇,日常使用较少。如需更详细的化学信息或临床应用,可参考权威医学数据库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