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赤铁矿
Haematite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more general ilmenite structure.
赤铁矿是更为一般的钛铁矿型结构中一个特殊的情况。
We can extract iron from haematite by heating it with carbon in a blast furnace.
我们可以把赤铁矿和碳在鼓风炉内一起加热来提取铁。
n.|hematite;[矿物]赤铁矿
赤铁矿(Haematite)是一种重要的铁氧化物矿物,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铁(Fe₂O₃),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铁矿石之一。其名称源于希腊语“haima”(意为“血”),因其粉末或条痕呈特征性的血红色而得名。
晶体形态与颜色
赤铁矿可形成块状、肾状、鲕状或土状集合体,单晶多为板状或菱面体。新鲜断面呈钢灰至铁黑色,条痕(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划擦留下的粉末颜色)为樱红色或红棕色,这是其最关键的鉴定特征。
物理性质
莫氏硬度为5.5–6.5,密度约5.3 g/cm³,具半金属至土状光泽,性脆。其三方晶系结构使其常显磁性,尤其在加热后磁性增强。
地质成因
主要形成于热液矿床、沉积岩(如条带状铁建造BIFs)及变质岩中。全球最大矿床分布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盆地)、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及中国(鞍山式铁矿)。
haematite(或拼写为hematite)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中的常用术语,其核心含义如下:
1. 定义与成分
haematite是赤铁矿的英文名称,化学式为Fe₂O₃(三氧化二铁),是铁的主要氧化物矿物之一。它的晶体形态通常为金属光泽的灰色或黑色,但风化后会呈现红褐色,故中文名含“赤”字。
2. 词源与发音
单词源自拉丁语“lapis haematites”,意为“血红的石头”(haema-对应希腊语“血液”)。发音方面,英式音标为/'hiːmətaɪt/,美式发音可读作/'hemətaɪt/。
3. 同义词与用途
与hematite拼写可互换,是炼铁的主要原料。在工业中,赤铁矿也用于颜料、防辐射材料等领域,且被纳入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如GB 31604.10-2016)。
扩展说明:
其红色特征与含铁氧化物相关,古代曾用于制作红色颜料或装饰物。若需具体矿物学特性(如晶体结构、共生矿物),可参考地质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