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数 gynostemia
n. [植] 合蕊柱
The structure formed by stamen fusion can be further fused with style and a gynostemium is always formed, such as in Aristolochiaceae and Stylidiaceae.
雄蕊合生的结构还可能进一步与柱头或花柱合生在一起,形成“合蕊柱”一类的复杂结构。
gynostemium(合蕊柱)是植物学术语,特指兰科(Orchidaceae)植物花部特有的雌雄蕊合生结构。该词源自希腊语"gyné"(雌性)和"stemón"(雄蕊),描述雌蕊(子房、花柱和柱头)与雄蕊(花药和花粉块)高度融合形成的柱状器官。
在兰科植物中,合蕊柱承担双重功能:顶端的药帽(anther cap)包裹着花粉块,基部则形成凹陷的柱头腔,这种特殊结构能有效提升传粉效率。以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为例,其合蕊柱呈弯曲状,引导传粉昆虫接触花粉块。
该结构具有重要分类学价值,其形态特征(如柱头位置、花粉块数量)是区分兰科属种的关键依据。根据《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合蕊柱的存在被视为兰科植物的典型识别特征。
gynostemium(合蕊柱)是植物学中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特有结构,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组成
gynostemium 指兰花的雄蕊(花药)和雌蕊(柱头)融合形成的柱状器官。这种结构是兰科植物高度特化的特征,帮助其实现高效的传粉机制。
结构与功能
词源与术语
该词源自希腊语 gyn-(雌性)和 stēmōn(线、柱),字面意为“雌雄结合的柱体”。英文中也可称为column,但“gynostemium”更强调雌雄蕊的融合特性。
总结来看,这一结构是兰花进化出复杂传粉策略的关键,体现了植物器官的高度适应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