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梅毒瘤
n.|syphilophyma;梅毒瘤
"gummata"是医学术语,特指晚期梅毒(三期梅毒)患者体内形成的无痛性肉芽肿性病变,中文译作"梅毒瘤"或"树胶样肿"。这种病变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发,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肿胀,常见于皮肤、骨骼、肝脏等部位,病理特征为中央坏死组织被炎性细胞包裹,形似树胶而得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定义,gummata属于梅毒感染后10-30年可能出现的迟发症状,其形成机制与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失衡有关。病灶虽不具传染性,但会导致组织破坏和器官功能障碍,例如骨gummata可引发病理性骨折,肝gummata可能导致黄疸。
在临床诊断中,《默克诊疗手册》指出gummata需与结核结节、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确诊需结合血清学检测(如TPPA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影像学特征,治疗主要采用长效青霉素G肌肉注射方案。该术语源自拉丁语"gummi"(树胶),首见于19世纪病理学文献,现仍广泛应用于性病学领域。
根据多个权威词典的解释,"gummata"是医学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词义解析
词源与发音
医学定义
临床表现
相关说明
建议通过专业医学词典或临床指南获取更详细的病理机制和诊疗方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