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格罗希(波兰货币单位,辅币名)
groszy(单数形式:grosz)是波兰的货币单位,作为波兰法定货币兹罗提(złoty)的辅币使用。1兹罗提等于100格罗希(groszy),其名称源自中世纪欧洲广泛流通的“格罗申”(德语:Groschen),体现了中欧地区的货币传统联系。
该货币单位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的波兰王国时期,当时受到德意志地区银币体系影响。1924年波兰货币改革后,groszy作为现代兹罗提的辅币被正式确立,沿用至今。根据波兰国家银行(NBP)的现行规定,流通中的格罗希硬币面值包括1、2、5、10、20和50 groszy六种,其中50 groszy硬币直径达20.5毫米,是日常交易中使用最广泛的辅币之一。
在波兰经济体系中,groszy虽为小额货币单位,但仍在零售交易、价格标示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商品标价9.99兹罗提时,实际支付需使用99格罗希的硬币组合。根据波兰财政部2024年发布的《货币流通报告》,格罗希硬币的年铸造量仍保持约3亿枚规模,显示其在现代支付系统中的持续价值。
词源研究显示,“grosz”一词源自拉丁语“denarius grossus”(厚重银币),13世纪通过德语“groschen”传入波兰语系。这种命名方式与捷克克朗的“haléř”、匈牙利福林的“fillér”共同构成中欧地区特有的辅币命名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将波兰货币代码定为PLN,其中格罗希作为辅币单位被纳入全球货币兑换体系。
“groszy”是波兰的货币单位,作为辅币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词源与拼写
发音
硬币面值
历史背景
小贴士:在波兰旅行时,常见的groszy硬币面值多为10、20、50,常用于公交购票或超市找零。如需了解当前汇率,可参考权威金融机构的实时数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