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菱形十二面体
“Granatohedron”是由“granato-”和“-hedron”组合而成的矿物学术语,其含义与石榴石族矿物(Garnet group)的晶体形态相关。该词根中,“granato-”源自拉丁语“granatum”(意为石榴籽),特指石榴石的特征颜色和晶体结构;“-hedron”则来源于希腊语“hedra”(意为面),用于描述多面体的几何形态。
在晶体学中,石榴石族矿物通常呈现等轴晶系的十二面体或偏方三八面体形态。例如,常见的镁铝榴石(Pyrope)和铁铝榴石(Almandine)常发育菱形十二面体晶形。而“granatohedron”可能被部分文献用于描述石榴石晶体中由多个晶面组成的复杂多面体结构,这类形态的形成与矿物生长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条件密切相关。
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矿物分类标准,石榴石族晶体的晶面夹角和对称性特征已被详细记录,其理想晶形可通过布拉维法则进行几何推导。在工程材料领域,类似石榴石结构的合成晶体(如钇铝石榴石)也广泛用于激光介质材料,其晶体缺陷研究常涉及多面体结构的分析。
注:由于该术语在主流矿物学教材中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其应用场景。权威参考资料可查询《Dana's System of Mineralogy》或剑桥晶体学数据库。
“Granatohedron”是一个几何学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该词指代菱形十二面体(rhombic dodecahedron),即由12个全等菱形面组成的多面体。每个面是菱形,内角分别为60°和120°,整体结构对称性高,属于立方晶系。
菱形十二面体具有以下特性: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数学公式或具体晶体学参数,可参考几何学或矿物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