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ʒi'rɔndist/
n. 吉伦特党党员
adj. 吉伦特党的
吉伦特派(Girondist)是法国大革命期间(1789-1799年)的重要政治派别之一,代表温和共和主义立场,因核心成员多来自法国西南部的吉伦特省而得名。该派别主张通过宪法限制君主权力,支持自由经济政策,并倾向于建立联邦制政府,反对巴黎中央集权化。
在政治理念上,吉伦特派强调法律秩序与渐进改革,认为法国应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他们主导了1792年对奥地利宣战的决策,但在审判路易十六时态度犹豫,这种矛盾立场导致其逐渐失去民众支持。1793年雅各宾派发动政变后,吉伦特派主要成员被处决,标志着该派别的政治终结。
吉伦特派的历史遗产体现于对代议制民主的探索,其联邦制构想影响了19世纪法国地方分权运动。该派代表人物包括雅克·皮埃尔·布里索和让·玛丽·罗兰,他们的思想文献现存于法国国家档案馆(Archives Nationales de France)。现代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的冲突实质是革命时期宪政主义与激进民主思潮的路线之争。
Girondist(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定义与词性
2. 历史背景 吉伦特派得名于其领袖多来自法国吉伦特省。他们最初主导国民公会,但因反对处决路易十六和雅各宾派的激进政策,在1793年6月被推翻,史称"雅各宾专政取代吉伦特派统治"。
3. 语言细节
延伸阅读建议:可通过法国大革命相关历史文献(如《双城记》中的政治隐喻)进一步理解该词的社会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