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 脆磐
脆盘
fragipan是土壤学中的专业术语,指一种形成于土壤剖面中下层的脆性、致密土层。该词由"fragile"(易碎)和"pan"(硬磐)组合而成,最早由美国土壤调查局于1942年提出。该土层具有以下特征:
物理特性
呈灰白色或浅黄棕色,容重高达1.8 g/cm³,天然含水量低(<20%)。其脆性表现为干燥时呈板状破裂,湿润时恢复致密结构,这种特殊性状源于黏土矿物与铁铝氧化物的胶结作用(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2023)。
形成机制
主要发育于灰化土和老成土中,成因理论包括:第四纪冻融循环导致的颗粒定向排列(伊利诺伊大学农业研究,2021);硅酸盐矿物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再沉淀过程(FAO土壤门户,2022);以及生物扰动缺失导致的自然压实作用。
农业影响
作为不透水层阻碍根系下扎(深度多位于50-100 cm),限制水分渗透并加剧地表径流。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约12%耕地存在fragipan层,导致作物减产最高达30%(普渡大学扩展服务,2020)。
该术语在《Keys to Soil Taxonomy》(第12版)中被归类为诊断层,其鉴定需通过原位穿透试验和薄片显微分析双重验证。相关研究可参考美国国家土壤调查中心数据库(nrcs.usda.gov)和国际土壤参考与信息中心(isric.org)的公开数据。
Fragipan(发音:英['frædʒɪpən],美['frædʒɪpən])是土壤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一种致密、脆硬的土层,通常译为“脆盘”。它等同于brittlepan,具有低渗透性和易碎性,可能限制植物根系生长或水分下渗。
该词属于地质或农业领域词汇,常见于描述土壤剖面结构。如需更详细的土壤分类或形成机制,建议查阅专业文献或土壤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