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世界范围的网络BBS系统
FidoNet是一种起源于1984年的早期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美国程序员汤姆·詹宁斯(Tom Jennings)创建,主要用于连接全球的BBS(电子公告板系统),实现跨节点的邮件和文件传输。其名称来源于詹宁斯开发的BBS软件“Fido”。该网络采用分层结构,将全球节点划分为洲(Zone)、网络(Net)、节点(Node)和站点(Point)四个层级,通过拨号调制解调器以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技术进行异步通信。
FidoNet的核心协议包括FTS-0001(定义基础传输规则)和FTSC(技术委员会标准),支持文本消息、二进制文件及电子邮件的中转。截至1990年代初期,FidoNet已覆盖超过40个国家,成为互联网普及前最大的非营利性业余计算机网络。其技术理念(如分布式网络架构)对早期互联网协议(如UUCP)和现代点对点通信技术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FidoNet仍被部分爱好者用于怀旧计算(Retro Computing)场景,相关历史资料存档于FidoNet历史文化协会(FidoNet Historical Society)等组织。
FidoNet 是一个基于特定协议构建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用于支持电子公告板系统(BBS)之间的消息和文件传输。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FidoNet 是一种使用FidoNet Protocol 的分布式网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通过拨号调制解调器等早期通信技术连接不同计算机节点,形成覆盖全球的BBS网络。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技术爱好者、图书馆员等群体交换信息,例如软件共享、技术讨论等。其低成本特性在互联网普及前被广泛使用。
历史与现状
尽管随着互联网发展逐渐式微,FidoNet 仍被部分社区保留,视为早期网络技术的代表之一。
若需更深入了解其协议细节或技术架构,可参考相关技术文档或社区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