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锌绿松石
faustite(浮士德石)是一种含锌的次生磷酸盐矿物,属于paragenetic矿物群,首次于195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avender Pit矿场被发现。其名称源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矿物学家George Tobias Faust(1908-1995),以表彰他对磷酸盐矿物研究的贡献。
化学组成与特性
化学式为ZnAl₆(PO₄)₄(OH)₈·4H₂O,属于三斜晶系。其晶体多呈纤维状或葡萄状集合体,颜色从苹果绿到蓝绿色不等,莫氏硬度为3.5-4,比重约2.8。该矿物在紫外线下可能显示弱荧光反应,常见于锌矿床的氧化带,常与磷铝石、异极矿等矿物伴生。
地质意义与分布
主要产地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墨西哥索诺拉州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作为次生矿物,其形成与含锌硫化物的氧化过程密切相关,对研究矿床表生演化具有指示意义。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分类标准,浮士德石被列为稀有矿物。
研究进展
近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浮士德石晶体结构中存在独特的[AlO₆]八面体链,这种结构特征使其在工业催化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矿物学杂志》(Mineralogical Magazine)等权威期刊。
关于“faustite”一词,目前没有公开可查的权威资料或词典收录该词条。可能的情况如下:
拼写错误
建议检查单词拼写是否正确。例如:
罕见专有名词
可能是某个极小众领域的术语(如特定品牌、未公开的研究项目等),需更多上下文确认。
虚构或新造词
不排除出现在小说、游戏等虚构场景中的可能性,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