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恶性疟;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 Plasmodium vivax are the most common.
恶性疟和间日疟最常见。
There is no cross reaction between P. falciparum and P. vivax .
恶性疟与间日疟之间无交叉反应。
Of 37 patients with malaria, 10 had Vivax malaria and 27 had Falciparum malaria;
结果 37例疟疾病人中,10例为间日疟,27例为恶性疟;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human malaria: Plasmodium vivax, P. malariae, P. ovale and P. falciparum.
疟疾有四种类型: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Results all 3 anticoagulants inhibited falciparum parasite growth and ACD had the strongest potency.
结果 3种抗凝剂均可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其中ACD影响最甚。
恶性疟原虫(Falciparum)是疟原虫属(Plasmodium)中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学名为Plasmodium falciparum。它是人类疟疾中最致命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该寄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时会导致血管阻塞、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其引发的“恶性疟”占全球疟疾死亡病例的90%以上。
从分类学角度,恶性疟原虫属于顶复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其生命周期包含人类和蚊虫两个宿主阶段。在人体内,寄生虫首先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随后感染红细胞并引发周期性发热、贫血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22年全球仍有2.49亿疟疾病例,其中恶性疟原虫感染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近年来研究发现,该寄生虫已对青蒿素等一线药物产生抗药性。美国疾控中心强调,使用浸药蚊帐和快速诊断检测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基因测序数据显示,恶性疟原虫基因组包含约5,300个基因,其变异能力使得疫苗研发面临重大挑战。
(参考资料: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美国疾控中心公报、《自然》期刊遗传学研究论文)
"Falciparum"是疟原虫属中的一个重要物种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1. 生物学定义 "Plasmodium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是寄生在人类红细胞内的单细胞寄生虫,属于顶复门疟原虫科。该物种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是导致恶性疟疾(falciparum malaria)的病原体。
2. 疾病特征 恶性疟疾在四种人类疟疾中最为凶险,其特点包括:
3. 词源解析 "falciparum"源自拉丁语:
4. 临床案例 如所述,曾有65岁男性从西非尼日利亚回国后感染恶性疟的病例,这体现了该疾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特点。
注:该术语常见于医学文献中,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点防控病原体。如需更详细分类信息,可参考寄生虫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