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皮肤] 红癣
红癣(erythrasma)是一种由棒状杆菌属细菌(主要是微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引起的浅表性皮肤感染。该疾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皮肤皱褶区域,如腹股沟、腋窝、乳房下和趾间,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或棕红色斑片,表面可能伴有细薄鳞屑,部分患者有轻微瘙痒感。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临床指南,红癣在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诊断红癣的“金标准”是通过Wood灯检查,感染区域会呈现珊瑚红色荧光,这一特征由细菌产生的粪卟啉III引起。《临床皮肤病学杂志》指出,伍德灯检查的敏感性可达100%,是鉴别红癣与其他皮肤疾病(如股癣、花斑癣)的关键手段。
治疗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2%红霉素软膏或克林霉素溶液等局部抗生素,疗程通常为2周。对于顽固病例,《英国皮肤病学杂志》建议口服红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并配合保持患处干燥的护理措施。
Erythrasma(红癣)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概述
Erythrasma 是一种由微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引起的慢性浅表性皮肤感染,属于细菌性皮肤病。其名称源自希腊语,意为“红色皮疹”,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褐色斑片,常伴有鳞屑。
病因与易感因素
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微细棒状杆菌,通常存在于健康人的皮肤表面(如鼻、耳道等)。感染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皮肤皱褶处,如腹股沟、腋窝、趾缝等,肥胖、多汗或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患病。
症状与特征
常见发病部位
好发于皮肤摩擦或易积汗区域,包括腹股沟、腋窝、乳房下、臀缝及第四、五趾间。
补充信息
发音:英 [erɪ'θræzmə],美 [erɪ'θræzm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