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isetales是什么意思,Equisetales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植] 木贼目
专业解析
Equisetales(木贼目)是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下的一个古老且独特的目,其现存代表通常被称为“木贼”或“问荆”。以下是关于该分类群的详细解释:
-
分类地位与特征
- Equisetales属于木贼纲(Equisetopsida),是现存蕨类植物中形态最为特化的一类。
- 最显著的特征是分节的茎。茎具有明显的节(node)和节间(internode),节上轮生退化的鳞片状小叶(称为叶鞘)。茎通常中空,表面富含硅质,摸起来粗糙。
- 它们通过孢子繁殖。孢子囊聚集生长在枝端,形成独特的孢子囊穗(strobilus),形状像松果或笔头。孢子具有弹丝(elaters),有助于传播。
- 维管组织由中空的管状结构组成,木质部发育有限。
-
演化历史与古生代繁盛
- Equisetales拥有极其悠久的演化历史,可追溯到古生代的泥盆纪(约4亿年前)。
-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约3.6亿至2.5亿年前),其祖先类群(如Calamitaceae芦木科)达到鼎盛,演化出高大的树状形态(如芦木属 Calamites),高度可达20-30米,是当时沼泽森林的主要组成成分,对煤炭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 经历了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树状种类灭绝,只有相对矮小的草本种类延续至今。
-
现存代表与生态
- 现存的Equisetales仅包含一个科:木贼科(Equisetaceae)和一个属:木贼属(Equisetum),全球约有15-25种。
- 常见的种类包括问荆(Equisetum arvense)、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木贼(Equisetum hyemale)等。
- 它们通常生长在潮湿、贫瘠或受干扰的环境中,如河岸、沼泽、路边、林缘。有些种类(如问荆)的地下根状茎发达,可成为难以清除的杂草。
- 由于其茎富含硅质,历史上曾被用作磨光材料(如打磨木器、金属器皿),故有“锉草”之称。部分种类在传统医学中有应用(但需注意部分种有毒)。
-
重要的古生物代表
- 芦木属(Calamites):古生代(石炭纪至二叠纪)最重要的树状木贼类。具有巨大的、分节的树干,内部中空,节部轮生枝条。其髓模化石(髓部腐烂后泥沙填充形成的铸型)是常见化石。
- 轮叶属(Annularia):常被认为是芦木属的枝叶化石。叶子在枝上轮生,每轮叶数较多(可达20枚),叶片线形或披针形,基部相连成环状(故名)。
- 星叶属(Asterophyllites):另一类常见的古生代木贼类枝叶化石,叶子轮生,但每轮叶数较少(通常6-12枚),叶片细长,分离或仅基部微连。
引用来源: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在线版 - 木贼科 Equisetaceae. (可访问 http://www.iplant.cn/info/Equisetaceae?t=foc)
- Taylor, T. N., Taylor, E. L., & Krings, M. (2009). Paleobotany: The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Plants (2nd ed.). Academic Press. (权威古植物学教材)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古植物学导论》课件/资料. (提及轮叶属、星叶属等化石)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 (RHS). Equisetum (Horsetail) 简介. (可访问 https://www.rhs.org.uk/plants/popular/equisetum)
网络扩展资料
Equisetales(木贼目)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目,具有以下特征和意义:
-
分类地位
属于楔叶植物门(Sphenophyta)或现代分类体系中的蕨类植物门,是现存最古老的陆生植物类群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泥盆纪(约4亿年前)。
-
形态特征
现存种类多为草本,茎细长,分节明显,节间具纵向沟槽,地下有根状茎。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轮生于节上。孢子囊聚集于茎顶形成孢子叶穗。
-
代表植物
现生属主要为木贼属(Equisetum),如木贼(马尾草)、问荆等,因其茎表面粗糙含硅质,曾被用作磨砂工具。
-
演化意义
该目在石炭纪曾繁盛,形成高大乔木(如芦木属Calamites),是煤炭的重要来源之一。现存种类多为低矮草本,是研究植物演化的重要“活化石”。
总结
Equisetales是兼具古老历史和独特形态的植物类群,现生种类虽少,但在生态和科研领域仍具重要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