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英语单词大全

eosinophilia是什么意思,eosinophilia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输入单词

常用词典

  • n. (医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例句

  • Blood routine test showed eosinophilia in 6 cases, atypical lymphocytes in 2 cases and monocytosis in 3 cases.

    血液常规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例,非典型淋巴细胞2例,单核细胞增多3例。

  • The ascites were effusion with eosinophilia.

    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

  • There was a marked eosinophilia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外周血液检查见显著的嗜酸细胞增多。

  • These reactions have included drug rash with eosinophilia systemic symptoms.

    这些反作用已经包括皮疹伴有嗜酸细胞增多全身的症状。

  • Both eosinophilia and basophilia may be seen in response to systemic allergic reactions and invasion of tissues by parasites.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都可以在全身过敏反应和受寄生虫侵袭的组织中看到。

  • 专业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的绝对计数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这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发现,通常提示机体存在特定的病理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基础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骨髓中生成,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尤其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黏膜组织,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它们在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对抗寄生虫感染、参与过敏反应和某些炎症过程。当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超过正常范围上限(通常定义为 > 0.5 × 10⁹/L 或 > 500/μL)时,即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发生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某些细胞因子,特别是白细胞介素-5 (IL-5)。IL-5 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尤其是Th2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本身产生。它特异性地促进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分化和释放,并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存活时间。当机体因过敏、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原因导致IL-5或其他相关因子(如IL-3, GM-CSF)产生增加时,就会引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临床意义与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潜在疾病的标志。其病因广泛,主要包括:

    4.诊断评估 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后,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旅行史、过敏史、用药史、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重复血常规确认、外周血涂片检查、血清维生素B12和类胰蛋白酶水平(某些血液病中升高)、寄生虫检查(粪便找虫卵/寄生虫、血清学检测)、过敏原检测等。根据初步线索,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如皮肤、受累器官)或骨髓穿刺活检。对于严重或原因不明的病例,特别是怀疑血液肿瘤时,需要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如FISH、PCR检测相关融合基因)。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Eosinophilia.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3649.htm
    2. Mayo Clinic: Eosinophilia: A complex medical condition. https://www.mayoclinic.org/symptoms/eosinophilia/basics/definition/sym-20050752 (注:Mayo Clinic官网关于症状的概述通常包含在相关疾病页面中,此链接指向症状定义概述)。
    3. Merck Manuals Professional Version: Eosinophilia.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hematology-and-oncology/eosinophilic-disorders/eosinophilia

    网络扩展资料

    eosinophili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医学专业术语,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的绝对值异常增多的病理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诊断标准
      根据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诊断标准为:绝对值超过 (0.4–0.45)×10⁹/L(即400–450/mm³)。根据增多程度分为:

      • 轻度:0.4–1.5×10⁹/L
      • 中度:1.5–5×10⁹/L
      • 重度:>5×10⁹/L
    2. 常见病因
      该症状通常与以下疾病或因素相关:

      • 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血吸虫等);
      •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
      • 结缔组织病(如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 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
      • 药物反应(如抗生素、抗癫痫药)。
    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本身并非独立疾病,而是机体对上述病理状态的免疫反应表现。需结合其他检查(如骨髓穿刺、影像学)明确原发病因。

    4. 相关术语与扩展

      • 英文同义词包括“eosinophilic granulocytosis”;
      • 严重病例可能发展为“嗜酸性肉芽肿”等组织浸润性病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疾病或治疗方案,建议参考权威医学文献或临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