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肠霉素
Enteromycin(肠霉素)是一种由放线菌属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化合物最初于20世纪50年代在土壤样本中被发现,其名称源自希腊语"entero"(肠道)与"mykes"(真菌)的组合,反映了其早期研究中表现出的抗肠道病原体特性。
根据《微生物药物学》记载,enteromycin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其作用靶点与红霉素相似,主要结合于核糖体50S亚基的23S rRNA结构域。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显示,该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穿透能力较弱。
在临床应用方面,《抗生素治疗手册》指出enteromycin曾用于治疗耐药性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和肝毒性问题,现已被更安全的新型抗生素替代。目前主要作为研究工具用于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德国微生物资源中心(DSMZ)的菌种保藏记录显示,产enteromycin的原始菌株现编号为DSM 40713,仍用于天然产物开发研究。
"enteromycin"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定义
"enteromycin"的中文翻译为肠霉素,属于抗生素类物质,可能与肠道菌群或相关疾病治疗有关。其英文音标为英式发音 [entərəʊ'maɪsɪn],美式发音 [entəroʊ'maɪsɪn]。
词源与构成
该词由 "entero-"(源自希腊语,意为“肠道”)和 "-mycin"(常见于抗生素名称的后缀,如链霉素streptomycin)组合而成,暗示其与肠道微生物或相关抗菌作用相关。
相关扩展
虽然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应用场景,但结合词根可推测:肠霉素可能用于抑制肠道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需注意,当前搜索结果信息有限,建议通过专业医学文献或词典获取更详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数据。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化学结构、适应症或研究进展,推荐查阅生物医学数据库或权威学术资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