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ntəsɪs/ 美:/'ˈentəsɪs/
复数 entases
n. 凸肚状;圆柱收分曲线;柱上的微凸线
在古典建筑中,entasis(中文译作“柱身凸肚”或“微凸线”)指石柱柱身中部略微向外凸出的曲线设计。这种技术最早见于古希腊多立克柱式,例如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其作用是修正视觉错觉:完全笔直的柱子从远处观察时,中部会显得内凹,而通过刻意增加直径的微小弧度(通常不超过柱高的1/3处),可营造出均衡挺拔的视觉效果。
根据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记载,entasis的应用需遵循精确比例,例如柱高与凸起幅度的关系需通过几何作图法确定。现代考古学研究证实,古希腊工匠甚至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调整凸起程度,如帕特农神庙朝南的柱子比朝北的柱子弧度更明显,以应对强烈日照造成的视觉变形。
参考来源:
“Entasis”是一个建筑学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古典柱式设计中的一种特殊曲线。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Entasis指柱身中段的轻微凸起曲线,常见于古希腊、罗马的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这种设计通过使柱身中部略微膨胀,避免完全笔直的柱子在视觉上产生凹陷的错觉。
作用与原理
词源与延伸含义
发音与拼写
示例应用:雅典帕特农神庙的立柱即采用entasis设计,凸起幅度约为柱高的1/300,既保持优雅比例又避免视觉失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