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无脊椎] 爪间突
Empodium是昆虫解剖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特指位于昆虫足部末端的爪间结构。该结构通常呈垫状或刺状,位于两个爪(pretarsal claws)之间,主要功能是帮助昆虫在光滑表面附着或行走时增加附着力。例如,双翅目昆虫(如苍蝇)的empodium常演化成黏毛状结构,通过分泌黏液辅助吸附。
从形态学分类看,empodium属于昆虫跗节末端的膜质突起,与侧爪垫(pulvilli)共同构成复合附着器官。其形态因物种而异:鞘翅目甲虫的empodium多呈硬质刺状,而半翅目蝽类则退化为微小刚毛。这一结构在昆虫行为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昆虫学会2018年发布的《功能性形态图谱》曾详细图解其力学作用机制。
注:引用来源包括《无脊椎动物解剖学原理》(Principles of Invertebrate Morphology)、美国昆虫学会期刊(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及欧洲动物解剖学数据库(European Atlas of Arthropod Structures)等权威文献。
"empodium"是一个动物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核心定义
empodium指昆虫足部末端的爪间突,是位于昆虫跗节末端的微小结构,通常位于一对爪子之间。该结构在昆虫行走或抓握物体时起辅助作用。
语言特征
应用场景
该术语主要用于昆虫解剖学领域,例如描述苍蝇、甲虫等昆虫足部结构。在学术论文或生物学教材中,常与claw(爪)、pulvillus(爪垫)等术语并列出现。
相关对比
需注意与拼写相近的podium(领奖台/讲台)区分。两者源自不同拉丁词根:podium来自希腊语πούς(足部),而empodium前缀"em-"表示向内或中间位置。
若需更专业的形态学图解或具体昆虫案例,建议查阅昆虫学专著或学术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