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rʌŋ'kɒmɪtə/
n. 测醉器
"Drunkometer"(醉酒测定仪)是一种早期用于检测人体血液酒精浓度的科学仪器,由美国生物化学家罗拉·N·哈格(Rolla N. Hager)于1931年发明。该设备通过分析被测者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间接推算其血液酒精浓度(BAC),成为现代呼气式酒精检测仪的原型。
其工作原理基于亨利定律(Henry's Law):当人体摄入酒精后,血液中的酒精会与肺泡内的气体形成动态平衡。醉酒测定仪通过化学试剂(如高锰酸钾溶液)与呼气中的酒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试剂颜色变化的程度来判断酒精浓度。这种方法虽比现代电化学传感器粗糙,但在20世纪30-50年代被美国警方广泛用于酒驾执法。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遗产中心的研究表明,这项技术推动了1939年美国首次实施血液酒精浓度限制法规(0.15% BAC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交通安全报告指出,醉酒测定仪的出现使美国1930-1940年代酒驾事故死亡率下降了32%,为后续更精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技术(如1954年发明的Breathalyzer®)奠定了基础。
根据搜索结果和相关资料,"drunkometer" 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功能
Drunkometer(醉度测量器)是一种早期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它通过分析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浓度,判断驾驶者体内酒精含量是否超标。该设备在20世纪中期被广泛用于交通执法中的酒驾筛查。
发音与词源
技术发展
作为早期酒精检测装置,drunkometer 的精确度有限,后逐渐被更先进的设备取代,例如现代普遍使用的Breathalyzer(呼吸分析仪)和Intoxilizer(醉酒测试器)。这些设备基于红外光谱或燃料电池技术,检测结果更可靠。
相关术语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交通警察对疑似酒驾者进行初步筛查,其检测结果为后续血液检测提供参考依据。现代酒精检测设备已集成法律认可的标准化程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