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rɒmə'meɪnɪə/
n. 强烈的旅行欲;漫游癖;漂泊狂
n.|wanderlust;强烈的旅行欲;漫游癖;漂泊狂
dromomania(漫游癖)是一种罕见的病理性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个体无法抑制地产生长途跋涉或漫游的强迫性欲望。该术语源自希腊语"dromos"(奔跑)和"mania"(狂热),最早由法国精神病学家Philippe Tissié在1886年提出。
在临床心理学范畴,dromomania具有三个核心特征:
历史文献记载的典型案例包括19世纪法国工人Jean-Albert Dadas,他在无意识状态下徒步穿越欧洲多国。现代《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将其归类为"未特定的冲动控制障碍",强调其与癫痫、解离性障碍的鉴别诊断。
该症状需区别于正常的旅行爱好,病理性漫游具有不可预测性、反复发作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丧失等特征。目前治疗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干预。
(注:根据学术出版规范,具体文献来源建议参考《牛津临床心理学手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官网DSM-5专题,及《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相关病例研究)
dromomania 是一个由希腊语词根构成的医学术语,结合了“dromo-”(源自希腊语“dromos”,意为奔跑或移动)和“mania”(狂热、痴迷)。其核心含义为无法控制的旅行或漫游冲动,具体解释如下:
在临床心理学中,dromomania 被视为一种病理性漫游倾向,患者会突然产生无法抑制的离家冲动,甚至长时间无目的地游荡,事后可能无法回忆过程。这种现象也被称为“travelling fugue”(旅行性神游),属于解离性障碍的一种表现。
不同于普通人对旅行的热爱,dromomania 强调非理性、强迫性的行为特征。例如,患者可能突然中断正常生活,漫游至陌生地点,且无法解释动机。这与提到的“热爱单独旅行”的日常用法存在本质区别。
mania 作为后缀常表示“狂热”,如购物狂(shopaholic)对应 oniomania,而 dromomania 则特指对移动/漫游的痴迷。
如需进一步了解临床案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心理学专业文献或医学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