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农药] 敌鼠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i eld efficacy of the mixed baits of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s Diphacinone Na-sa lt and Bromadiolone in low concentration against rodents.
目的报告抗凝血灭鼠剂敌鼠钠盐和*********低浓度混配现场防制家鼠的效果。
n.|ramik;[农药]敌鼠
Diphacinone(中文名:敌鼠)是一种广谱抗凝血类杀鼠剂,属于香豆素衍生物。其化学名为2-(二苯基乙酰基)-1,3-茚满二酮,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干扰哺乳动物的凝血因子合成,导致目标动物因内出血死亡。该化合物对啮齿类动物具有高毒性(半数致死量LD₅₀为0.3-2.3 mg/kg),但对非靶标生物存在二次中毒风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其归类为限制使用农药,需持证专业人员操作(EPA注册号: 476-133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杀鼠剂分类指南》,diphacinone属于第二代抗凝血剂,相较于第一代产品(如华法林)具有更强的脂溶性和组织蓄积性,可在动物体内存留超过30天[^]。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农田鼠害防控和疫区处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采用0.005%-0.05%浓度的毒饵进行布放,并配合防误食警示装置^。
毒理学研究显示(PubMed文献PMID: 15862032),人体急性中毒表现为血尿、鼻衄及皮下瘀斑,解毒需连续注射维生素K₁ 10-30天。美国国家农药信息中心(NPIC)强调,该物质在环境中半衰期可达18个月,需严格遵循《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管理规定[^]。
[^]: 美国环境保护局农药注册数据库 https://www.epa.gov/pesticide-registration
[^]: WHO杀鼠剂技术报告系列 No.1028
[^]: 美国国家农药信息中心技术文档 https://npic.orst.edu/chem_active.html
Diphacinone(敌鼠)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含义和相关信息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与用途
Diphacinone是抗凝血类杀鼠剂,属于第一代香豆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循环干扰凝血酶原合成,导致目标生物内出血死亡。中文别称包括敌鼠钠、得伐鼠、双苯东鼠酮等。
化学特性
应用与安全性
主要用于防治啮齿类动物(如老鼠),具有延迟毒性效应(通常3-15天生效)。需注意其对人畜的潜在危害,误食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需严格遵循使用规范。
发音与语言信息
英语音标为英式[dɪ'fæsɪnəʊn]、美式[dɪ'fæsɪnoʊn],中文读音近似“敌-法-西-农”。
如需更详细的生产商或毒理学数据,可参考化学品数据库(如、4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