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奥长古铜无球粒陨石,奥长古铜无球陨岩
Diogenite(迪奥根陨石)是一种来自太阳系小行星带的石质陨石,属于HED陨石群的重要成员。该名称源自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 of Apollonia),由美国矿物学家Harvey H. Nininger于1920年命名。根据国际陨石学会的分类标准,这类陨石主要由辉石矿物构成,尤其是富含镁的斜方辉石,其典型化学组成为(Mg,Fe)₂Si₂O₆。
形成机制上,diogenite被认为是灶神星(Vesta)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陨石学研究显示,其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表明形成于约45.6亿年前,与小行星带早期分异过程密切相关。这类陨石的独特之处在于包含粗粒晶体结构,部分样本中辉石晶体长度可达5毫米,这种特征为研究行星级天体的岩浆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目前全球已认证的diogenite样本约50件,其中著名的包括:1962年在南极洲发现的ALHA77256标本,以及2011年NASA黎明号探测器在灶神星表面观测到的地质特征匹配样本。这些发现证实了HED陨石与灶神星之间的成因联系,为理解类地行星形成机制提供了关键实物资料。
Diogenite(迪奥根陨石)是一种无球粒陨石,属于HED陨石族的一员(HED即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的缩写)。这类陨石被认为源自太阳系内的小行星——灶神星(4 Vesta),具有重要的天体化学研究价值。以下是其核心特征:
若需进一步验证或获取陨石数据库的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国际陨石学会(The Meteoritical Society)的官方资料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