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iodotyrosine是什么意思,diiodotyrosin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二碘酪氨酸
双碘酪氨酸
专业解析
二碘酪氨酸(Diiodotyrosine,DIT)是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产物,属于碘化酪氨酸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3,5-二碘-L-酪氨酸,分子式为C₉H₉I₂NO₃,结构中包含两个碘原子,分别位于酪氨酸苯环的3号和5号位。
生物合成与功能
- 碘化反应:在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催化酪氨酸残基的碘化,首先生成一碘酪氨酸(MIT),随后进一步结合碘原子形成DIT。
- 激素前体:DIT通过氧化偶联反应与另一分子DIT结合,生成甲状腺素(T4);若与MIT结合,则生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两种激素对调节代谢、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临床意义
- 甲状腺疾病:DIT水平异常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相关,例如TPO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IT合成障碍。
- 检测应用:在放射性碘标记实验中,DIT作为示踪剂用于研究甲状腺激素代谢途径(来源:《临床内分泌学杂志》)。
参考文献
- 甲状腺激素合成机制,《基础内分泌学》(第12版),Springer出版。
- TPO酶功能研究,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
网络扩展资料
diiodotyrosine(二碘酪氨酸)是酪氨酸的碘化衍生物,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该词由"di-"(二)、"iodo-"(碘)和"tyrosine"(酪氨酸)组成,指酪氨酸分子中苯环的3,5位被两个碘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₉H₉I₂NO₃。
2.生物化学作用
- 甲状腺激素前体:在甲状腺中,酪氨酸经碘化生成单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两者进一步结合形成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 代谢相关酶:存在一种名为diiodotyrosine transaminase的酶(CAS号9033-18-5),参与其代谢过程。
3.化学属性
- 分子结构:属于含碘芳香族氨基酸衍生物,碘原子取代酪氨酸苯环上的氢原子。
- 相关化合物:如N-(2,4-二硝基苯基)-3,5-二碘酪氨酸乙酸酯(C₁₇H₁₃I₂N₃O₈),是其实验室衍生物。
4.应用与研究
主要用于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甲减)及碘代谢相关疾病,也是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如需更详细的结构式或代谢路径,可参考生物化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