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透热电凝法
Diathermocoagulation(透热凝固术)是一种基于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生物组织发生凝固或碳化的医疗技术。该术语由希腊词根“dia-”(穿透)、“thermo”(热)和拉丁词“coagulatio”(凝固)组成,字面含义为“通过热量实现深层凝固”。
在医学实践中,diathermocoagulation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该技术通过电极传递>400kHz的高频交流电,利用人体组织的阻抗特性产生焦耳热。当组织温度达到60-100℃时,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不可逆变性,形成止血凝固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器械分类标准,现代透热凝固设备需符合IEC 60601-2-2医用电气安全规范,确保操作温度精确控制在±2℃范围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指南指出,透热凝固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主要风险包括局部灼伤和术后感染。操作者需接受专业培训并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特殊人群(如心脏起搏器佩戴者)需进行术前评估。
diathermocoagulation 是一个医学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实现组织凝固或止血的技术。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核心含义
该词由三部分构成:
临床应用
该技术在外科和皮肤科领域应用广泛,例如:
发音与词源
其英语发音为 [daɪəθɜːməʊkə'ʊæɡjʊleɪʃn],属于专业词汇,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医学文献或设备说明中。
注意事项
该技术需严格操作,避免过度热损伤周围健康组织,且不适用于所有病例(如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能需禁用)。
如需更深入的医学操作细节,可参考权威医学词典或临床指南中的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