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白垩统
白垩纪 (Cretaceous Period) 是地质年代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其名称源于拉丁语“Creta”,意为“白垩”。这反映了该时期在欧洲广泛沉积的、由海洋微生物(主要是颗石藻)形成的白色碳酸盐岩(白垩层)地层特征。
时间范围与划分:白垩纪始于约1.45亿年前(Ma),结束于约6600万年前(Ma),持续约7900万年。它通常被划分为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两个亚纪。其结束以著名的白垩纪-古近纪(K-Pg)灭绝事件为标志。
地质与古生物特征:
命名由来:白垩纪的名称由比利时地质学家让·奥马吕斯·德阿卢瓦(Jean d'Omalius d'Halloy)于1822年首次提出,依据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广泛出露的该时期白色白垩沉积层。
白垩纪是一个以全球温室气候、高海平面、恐龙等生物空前繁盛以及最终以灾难性大灭绝事件告终的关键地质时期,其名称直接来源于该时期标志性的白色白垩沉积岩。
根据海词词典的权威解释,“Cretacic” 是地质学术语,指地球地质年代中的“白垩统”,属于中生代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对应的地层单位。
定义
白垩统是白垩纪时期(约1.45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形成的地层,属于年代地层单位,主要用于划分和描述岩石层序列。它与时间单位“白垩纪”相对应,但前者侧重具体岩层,后者侧重时间范围。
词源与拼写
该词源自拉丁语“Creta”(意为白垩,一种白色石灰岩),加上后缀“-acic” 构成形容词形式。需注意,更常见的拼写为“Cretaceous”(形容词,如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而“Cretacic”可能是其变体或特定领域的用法。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地质学、古生物学领域,例如描述地层特征或化石分布,如:
“The fossils found in the Cretacic layers indicate a high diversity of marine life.”
(白垩统地层中发现的化石表明当时海洋生物多样性极高。)
【别人正在浏览】